logo

咨询热线:13414314494

栏目

海外硕士学历提升课

首页>海外硕士学历提升课>文章内容

亚欧联盟精萃国际事务理事淡如水:走街串巷...

2021-07-06

亚欧联盟精萃国际事务理事淡如水:走街串巷游伦敦



图片

介绍步行游览伦敦的书籍


在泰国常驻的三年半时间里,因为天气太热,地面温度太高,加上曼谷的街道没有人行道,飞驰而过的汽车、摩托车让人在街道上步行成为一种“不可能”。所以,转赴伦敦后立刻爱上了可以走街串巷一步一景的伦敦。


图片


初到伦敦大笨钟留影


图片

伦敦街头区域地图


安顿下来后立刻到社区图书馆借了一本《沿地铁线步行游伦敦》的英文书,并下载了英国著名旅游徒步作家马克.梅森的音频伦敦导游app,就开始分区、分片在伦敦的大街小巷游逛。


图片


圣.凯瑟琳船坞中的皇家游艇


图片

随处可见的海报(服装设计师薇薇安.西屋)


我最初居住的公园新月大厦和后来居住的哈莱姆公寓北邻摄政公园,南接摄政街和牛津街,可以说是伦敦西区中心的中心,步行或搭地铁无论去什么地方都非常方便。


伦敦西区的街道大都双向两车道,偶尔在新建的主干道上也有三车道,但市中心的商业街上,还是以双向两车道为主。行车道不是很宽,但人行道却是非常宽阔,这样的街道布局对行色匆匆或漫步闲逛的行人友善,对街边鳞次栉比、大小不一的商户(店)有利,让一座城市因此多了些对人的亲和力。


图片


从河岸街看伦敦眼


图片

凯瑟琳船坞停泊的皇家游艇


以居住地为中心,简单地武装自己后,便开始了我的走街串巷游伦敦计划。先从West End(西区)开始,把Soho,莱斯特广场、特拉法加广场,国家画廊、唐宁街10号及其周围的圣.詹姆斯公园、海德公园等转了几个来回,当然也绝不错过在最出名的地标建筑物前拍照留影的机会。如大笨钟、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伦敦眼等等。


伦敦的天气,一年360天,至少有300天都会下雨。如果说只选择阳光明媚不下雨的日子才出门的话,那你就只有呆在家里别出门了。起初为了方便携带,我包里就放一把折叠伞,结果雨中一阵狂风刮来,伞盖完全翻转折断。折叠伞以一个星期几乎一把的速度耗损,只好放弃了携带折叠伞,也明白了为什么典型英国绅士的标配是:一把上好长柄雨伞、一顶(防水)礼帽,再加一身风衣。


图片

莎士比亚环球剧场外墙涂鸦


在英国最出名、品质最好、当然也是价格最昂贵的雨伞品牌就是位于皮克迪利的James Smith&Sons。它1830年设立,是英国乃至欧洲最古老的雨伞品牌。无论是伞柄、伞架和伞杆都是选用上好材质手工打造,而且由顾客自行选定款式和用料。可以说是雨伞界的高级定制。这样的雨伞防水、抗风、耐磨,遇到突来的风雨绝不会出现廉价折叠伞所带来的尴尬。因此,也有一个笑话说,一位伦敦男士在纽约机场过安检依次把雨伞和风衣放进传送带时,美国人打趣说:老兄,你以为你是在伦敦呢?


图片

Mayfair的圣诞灯饰


走完皇家马厩跟红衣黑帽的卫兵留影后,开始在伦敦最高贵的梅菲尔(Mayfair)徜徉。设计古朴优雅的维多利亚建筑随处可见,大门紧锁的私人会所,衣冠楚楚的精品店门童……。这片区域可能是世界上最昂贵的地段了。


梅菲尔最初开发于17世纪,到18世纪中形成今天的规模。它西邻海德公园,北靠牛津街,南接皮卡迪里街和绿地公园,东则达摄政街。这里最初的居民都是王公贵族,最出名的是格拉夫那家族(Graovenor)。围绕这些权贵之家,周围售卖高级品牌的街道,如名店林立的邦德街,百货商店如奢菲尔德(Sheffield)等。当然,著名的苏斯比拍卖行也在这一区域。


二战后,英国整个社会阶层发生很大变化,很多权贵之家搬离梅菲尔,有些私人住宅被改造成政府机关大楼或外国使馆办公地。美国驻英国大使馆就位于格拉夫那广场西侧的24号。也许是扮演“世界警察”久了,特别是在中东伊斯兰世界埋下了太多仇恨的种子,伦敦的美国大使馆也像世界其他地方的美国大使馆一样戒备森严。行人尚未靠近就感到一股寒气扑面而来,让你不得不加快步伐、谨慎小心。虽然广场上的罗斯福、艾森豪威尔和里根等总统雕像试图对你表现出睿智、友好、大度,但远处旋转的摄像镜头和全副武装的陆战队警卫,仍然让人胆战心惊,避之唯恐不及。


图片


定期发到公园新月大厦租屋的免费Mayfair杂志


图片


与邦德街的罗斯福和丘吉尔雕像合影


图片


邦德街圣诞灯饰


图片

在南肯辛顿莫斯科路留影


走完富贵的梅菲尔的大街小巷,我又开始走南肯辛顿这一片。南肯辛顿更确切地说叫皇家肯辛顿及切尔西自治区(Royal Borough of Kensington&Chelsea)。因为包含了英国皇家所居住的肯辛顿宫,而在行政区划上特别加了皇家二字,以示区别。


在南肯辛顿游览,肯辛顿宫肯定是必打卡的地方。从里边的两个关于戴安娜王妃和安妮公主的展览,可见英国民众对戴安娜的喜爱和悲悯。英国最著名的帝国理工大学和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也坐落在这个地区。最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区域还是二战时戴高乐领导的法国抵抗政府在英国的大本营,同时法国驻英大使馆也在这里。所以这一地区就有着浓浓的法国味。法语图书馆(隶属法国驻英大使馆并对英国民众开放)、法语书店、法式餐厅等比伦敦其他地方多。即使是街上行人的打扮也更巴黎风,而非英伦味。


图片

从千禧桥看圣保罗大教堂


我这样走街串巷感受伦敦,一般是在周末或节假日。离家近的地方直接步行前往,离家远的地方,就钻进地铁在要去的地方下车再回到路面即可。感觉心满意足了,再钻进临近的地铁站回家。只要手机里装个google地图,一切都不是问题。


居住在伦敦市中心,特别是邮政编码为W1B的核心地段,周一至周五是不建议自驾车出行的。如果执意要开车,就要向伦敦市政府缴纳一笔额外的“交通拥堵费”,依据就是伦敦市中心的公共交通够方便了,完全不必要自驾车增加交通堵塞和空气污染。如果你在市中心的很多后院(mews)停车场出口看到一个大大的红色C字,警示你这属于市中心限制自驾车的范围,如违反需缴纳“拥堵费”。


图片


伦敦地铁河岸街地铁站中转通道


图片

考文特花园附近现代建筑


在伦敦生活的几年时间里我们一般周六才开车去摄政公园北部一个叫 Camden Town的地方的一家大型连锁超市买菜和生活必需品。有时把车停在停车场后就在附近的“跳蚤市场”逛一逛。夏天这里是伦敦最热闹、文化最多元、嬉皮士和庞克族最多的地方,有吃有喝有玩有买有卖,很让人流连忘返,你也可以花少许钱乘坐平底船在摄政运河的精华段体验一回船家的水上漂泊生活。


图片

帕廷顿火车站附近摄政运河上的平底船


走完伦敦西区的主要区域后,我和先生探索的步伐开始沿泰晤士河往伦敦东区扩展。如今的伦敦东区泰晤士河沿岸已经不是狄更斯笔下的脏乱差和宵小之辈混迹之处。以前的沿河码头和仓库都被改造成了整洁、舒适、别具一格的公寓和公众设施。


金丝雀码头周边(Isle of Dogs) 曾经是大宗货物装卸地,如今高楼林立,已经成为伦敦副金融中心和英国IT产业基地,而其中及其以东的泰晤士河沿岸,近些年来,来自中国的财大气粗的房地产开发商或购买,或开发兴建了许多大型商业地产和民用住宅。很多有钱的留学生父母成为这些房屋的购买者。因为经由中国地产商开发的这一区域,更像中国、更让这些中国新贵们找到家的感觉。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经过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和中国人变得更强大、更富裕、更希望抓住国际化大发展的机遇。


图片


冬日在海德公园


图片


牛津街上讽刺卡梅伦的涂鸦


图片

秋天的摄政公园


当年中美关系刚刚解冻,在各自首都互设联络处。老布什任美国驻北京联络处主任,他骑一辆自行车走遍北京的大街小巷,试图对中国这个尚未向西方全面揭开神秘面纱的古老国度进行最直观的了解和感受;李傑明,一个多年后写书才表明真实身份的CIA派驻北京联络处的高级特工,也是凭一辆自行车加一双脚,在北京的胡同里东游西串,与北京大爷大妈们侃大山……。


一把剪刀、一瓶胶水、一份报纸,再加上后来的一台电脑、一部手机等是搞调研,但迈开双腿走进驻在国的大街小巷和民众生活,何尝不是另一种更贴近生活的调研方式呢。我喜欢这种走街串巷的感觉,也喜欢这种多年养成的普通人普通心态的生活方式。


走街串巷游伦敦,感觉真好。


图片

特意在年初一摄政公园拍照问候国内朋友


注:本文所用图片均为伦敦常驻期间手机拍摄